公司动态 分类
谈球吧体育·在匠人身边发布日期:2024-11-22 浏览次数:

  谈球吧网站拆、锯、凿、刨,制榫卯,打抛光……木工活让我11岁的儿子觉得很有趣,促使他寸步不离地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。

 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我的童年。那时,只要村里来了匠人,不管是做房梁打家具的木匠,还是砌砖墙做土灶的瓦匠,抑或是破青蔑编竹器的篾匠,补漏锅修碎碗的补匠,都会引得村里的小孩来围观。大家东看看西摸摸,时不时地还争抢木匠锯下来的模板边角料,如带孔的夹板,然后视为“宝贝”——用它们当游戏的玩具比输赢,看谁手中赢得多。心善的木匠,还会抽空给我们做一把木或木陀螺,拿到后我们能开心很久。

  但小孩在旁边,总会妨碍大人做事的,家主总会催促我们离开,“一边玩去”是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。可我们哪肯轻易离开啊,刨花一卷一卷地从刨子里生出来,白乎乎、轻飘飘地落在地上,如状的鹅毛一般,我们高兴地跳入其中嬉戏打闹,扬得刨花四处飞。

  我还曾跟着木匠学做卯榫:用凿子在木头上凿出一个孔洞来作为卯,然后再做一个大小合适的榫,最后将其夯入卯中,如果套合得不是那么严丝合缝,就做一个楔子加进去,过程非常有趣好玩,手脑并用。

  木匠的神奇之处体现得最明显的便是组装,经过一番切锯凿刨等工艺后的一块块木板、一根根木条、一个个榫卯,堆放在一起,看上去似乎毫无关联,谁跟谁也不搭。但经过木匠上上下下、左左右右、里里外外一番组合后,一个个椅子凳子、一张张桌子洗脸架、一面面橱柜衣柜便神奇地呈现出来了,早期的图纸全在木匠的脑子里。

  给房屋做大梁则更神奇,几个木匠合力,一顿夯楔锤打,将卯榫一一对接好,最后竖起来。大梁既牢固坚挺,又极具艺术美感。

  儿时,我最想拥有一套木匠用的工具:斧头、锯子、凿子、刨子、墨斗、尺子、锤子、锉子。有一年木匠到我家打家具,前前后后耗时近一个月。每天傍晚收工后,他都会空手回去,将工具留在我家。父母叮嘱我不能乱动它们,一则工具很锋利,怕伤到我,二怕弄坏了第二天木匠没法干活。但我还是会偷偷地去摸一摸,有时还会借用一番,用它们锯个木头,凿个孔,做个小木器,然后再悄悄地把它们放回去,直到工期结束,工具全被带走。

  跟在瓦匠身后同样也很好玩,瓦匠砌墙造灶讲究心灵手巧,技术娴熟的瓦匠手拿瓦刀,从泥浆桶里捞出一坨泥浆,朝抹泥板抹上几抹,再朝砖身上一涂,最后朝墙基上一按,墙便长高了几分!墙砌得直不直,是否在同一个水平面上,可以用水平仪和吊线坠校准,而经验丰富的瓦匠,对着墙角线,将一只眼眯成一条缝就知道了。万丈高楼平地起,靠的是一砖一砖砌起来的,房子既要稳固也要有美感,靠的是提前谋划。

  篾匠破蔑编篾,也很能吸引我们,一把砍刀插入竹中,双手按住刀柄,顺势用力,啪啪啪,随着一阵清脆的响声,竹子便被破开了,“势如破竹”完美呈现。

  竹子破开后便能取蔑了,最外层是青蔑片,也是最好的蔑片,次外层是青黄蔑片,再朝里面是黄蔑片,各有用处。篾片放于胸前,只见篾匠双手翻飞,快速编织,簸箕、竹席、篮子等一个个竹器很快便出现了。篾匠的活不好学,脑子里得有一本明白账,我至今都没学会。补锅匠用的多是铁皮和焊锡,通过高温熔铸,将铁皮焊堵住漏洞。有一年冬天,我们村里来了一个补锅队,就住在村部里,他们自己埋锅造饭,周边十多个村的村民都把家中的漏锅拿去修,风箱呼啦啦地响着,炭火旺旺地烧着,熔炉上的锡焊在翻滚着,场面非常热闹。每天放学后,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会去看。

  匠人们做的工作都是手艺活,在我看来,是带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劳动,需要心灵手巧,脑子活泛,不是简单的体力活,因此有一定难度。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”“一技在身保全家”,许多谚语都体现着掌握一项技术的重要性。最近这些年,老家有一批匠人进城、进工厂当木匠、瓦匠、篾匠、漆匠,虽然很辛苦,但收入都还可以,他们吃的就是手艺饭。

  在匠人们身边,看到的是新奇,玩到的是兴奋,学到的是认真谋划。一块木料、一块砖、一根竹子、一块铁皮,能否物尽其用,展现其美,全看匠人的手艺了。现在的城市,家具大都买成品的,小孩很难有机会看到匠人们的工作,更不用说跟着学了,真有点遗憾。

  • 友情链接:
官方微信关闭